1、发生交通事故起诉用户有哪些用途
发生交通事故起诉用户的主要用途在于明确责任主体,确保受害人可以得到有效赔偿,具体如下:
1.当与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时,因为驾驶员是公交企业的职员,且事故发生在实行工作任务期间,依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,应由用人单位即公交公司承担侵权责任。
2.起诉用户(在此情境下为公交公司)可以让受害人直接面向有赔偿能力的责任主体,防止在驾驶员个人与公交公司之间推诿责任,从而加快赔偿进程,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。
3.通过法律渠道起诉,还能确保赔偿金额的公正性和合法性,防止私下和解可能出现的赔偿不足或不适当的状况。
2、交通事故应起诉哪个
法律快车提醒,在交通事故中,应起诉的责任主体需依据具体状况而定。
1.若事故涉及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,如上所述,应起诉公交公司。由于驾驶员作为公交企业的职员,在实行工作任务时导致别人损害,由用人单位即公交公司承担侵权责任。
2.若事故涉及私家车,则应依据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划分,起诉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驾驶员及其保险公司。
在起诉时,需确保采集齐全有关证据,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、就诊住院病案、诊断证明书、成本发票等,以便法院可以公正判决。
3、交通事故处置需要注意的地方
在处置交通事故时,无论是肇事汽车还是伤者,都应该注意以下事情:
1.肇事汽车方面:
保留证据:务必保留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,这是划分事故责任的要紧依据。
积极应诉:收到法院传票后,应携带有关证件原件和复印件按时到庭应诉,防止缺席判决。
准时维修:若汽车损伤紧急,应准时到修理点进行维修,并保留好修理发票和成本清单,以备后续处置。
2.伤者方面:
保留医疗资料:保留好就诊住院病案、影像资料、诊断证明书及医疗费发票等,这是倡导赔偿的要紧依据。
提供必要证明:提供单位证明、误工证明、医院护理证明等,以便法院计算赔偿金额。
伤残鉴别与家庭供养证明:若构成伤残,需办理家庭供养证明,并提供被养人身份证明等有关材料。
依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,侵害别人导致人身损害的,应赔偿医疗费、护理费、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成本,与因误工降低的收入等。
因此,在处置交通事故时,双方应充分知道有关法律法规,确保赔偿金额的合法性和公正性。